养殖成就事业 致富不忘乡亲——记呼兰区孟家乡成功村党员姜开
近年来,呼兰区涌现了一大批农村党员积极带头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孟家乡的姜开有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背景
姜开有1954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时他随父母从老家山东临沂来到黑龙江,落户在呼兰县孟家乡成功村。吃过苦,受过累,过过穷日子,知道穷是什么滋味,自他懂事那时起,他就发誓要让父母跟着自己过上好日子,不再吃苦受累,为了实现这久久珍藏于心底的梦想,他不断地追求、拼搏进取,终于圆了他的致富梦。
二、做法
(一)刻苦研究,科学致富。姜开有在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因家境贫寒,中途辍学,小学毕业就下生产队参加了农业生产,跟着父辈们学种田。从父辈的身上,他学到了许多种田的知识,也从父辈那布满皱纹的额头上读懂了人生,知道如何去做人,去干事。那时农民种田都是凭着经验,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科学,更不会用科学办法去种田,因此产量低、质量差,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只能是勉强养家糊口,根本没有啥余钱,遇到歉收年头,有时还要吃返销粮。姜开有心想:“就这么个种法,啥时候能改变家中贫困的现状,何年何月才能脱贫致富呢?”他决心走科学种田、科学致富的道路。于是,一有空,他就钻进书堆里,刻苦学习,由于文化水平低,他付出了超出别人几倍的艰辛。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从田间管理到病虫害的防治,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成了村里科学种田的能手。1981年联产承包制后,更激发了他的积极性,他种的粮食产量高、质量好,每年都能卖上好价钱,家里的日子也一天天地红火起来,还有了3000多元的积蓄。

(二)高歌猛进,居安思危。辛勤的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时的姜开有信心更足了,品尝着成功的喜悦,带着无限的希望,又向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了。1984年1月19日经求亲靠友筹措资金1万4千元建立的家庭养鸡场正式投入运营了。初次抓了1000只肉鸡雏,经过50多天的精心饲养获得丰厚回报,将出栏肉鸡销到哈市道外区3家烧鸡店获得纯利润6000多元。由于鸡的质量好奠定了销路基础。1995年一起创业的二弟姜开福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这为他实现人生的理想和追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动力,到1997年经过13年的发展养殖场已经达到年出栏肉鸡5万只的规模,年利润可达30万元左右,固定资产也已近百万元。但后来随着养鸡户越来越多,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养鸡效益也不再象从前那样好了,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他又在思考新的发展方向。
(三)找准市场,二次创业。2000年,姜开有又把致富的目光锁在了发展养猪上。他先后考察了省内外十几家养猪场,最后从哈尔滨三元种猪场花2万元引进纯种母猪28头,自繁自养开始了二次创业之路。到2005年能繁母猪达到300头,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1月7日一起创业20年的二弟不幸因病去世,悲痛之余他没有迟滞前进的脚步,独自一人实现着一个又一个跨越,到2007年能繁母猪达到500头、2013年达到1500头、2016年达到1600头。现在姜开有拥有养猪场2处,其中成功养猪场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有猪舍11栋使用面积6000平方米,有工人22人;新民种猪场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有猪舍18栋使用面积11500平方米,有工人40人。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和实践,姜开有较好地掌握了养猪技巧及疫病的防治方法,使自己的养猪事业得到了顺利的发展,到2016年固定资产总投资已达2000万元,产能达到年出栏肥猪24000头、年出栏种母猪6000头,种母猪销售到吉林、辽宁、内蒙古及哈市周边地区供不应求,可实现年收入6600万元,纯利润2000万元,每年工资支出160万元左右,提供用工岗位62个。

-
发家致富,不忘相亲。姜开有富了,他没有忘记身边的乡亲,他时刻牢记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名农村党员应肩负的责任。80年代初,由于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里误工补工人员补助费难以发放,他每年都无偿借给村里2万元左右以解燃眉之急;村里建校、改电、改水、修路每次他都是带头捐款。这些年来,姜开有把自己所掌握养猪本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乡里的养猪户,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构建猪舍、如何预防疾病、如何选购猪种、如何制定饲料配方、如何把握市场行情等方面知识,对于资金匮乏的养殖户,他提供无息赊销仔猪、饲料、兽药每年都在100万元以上。今年4月,全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姜开有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村党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他从不缺课,为方便自学,他加入了成功村党支部微信群,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上网,适时收听收看村党支部发布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信息,学习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老党员参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树立了榜样。

三、效果
几年来,在他的扶持带动下,成功村生猪产业得以迅速做大做强,养猪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以王纯富、宫颜祥、王喜全等为代表的每年出栏生猪300—500头的农户就有60—70户,年可增收400—500万元。
(一)树立了党在基层中的良好形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姜开有同志时时、处处、事事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创业服务中更是奋勇争先。从事畜牧养殖工作30多年来,立志奉献“三农”事业,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带领群众科学致富,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无私奉献,老百姓提起他,都说他是带领群众致富、建设新农村的主心骨,创业服务贴心人。
(二)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民要致富,党员来引路”,广大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所作为,成为致富带头人。在能力提升后,自觉搞好“传、帮、带”,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充分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农村党员致富能人典型引路,呼兰区生猪养殖产业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发展,推动了农村规模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壮大,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密切了党员与群众的关系。姜开有作为一名农村党员,真心帮助村民,服务村民,与村民知心、交心,引导养殖大户扩大规模,帮助困难群众养殖致富,以养殖为媒,拉近了党员和群众的心,密切了党群关系,在群众中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四、启示
第一,党员带头致富,是示范引领群众致富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让农村党员干部具备了创业的理念和能力,才能带领村民共同发展。带领群众创业的中心角色是党员,党员始终发挥着带头、带动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有效地把科技、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与村民连接起来,把党员、养殖能手、贫困户围绕养殖业结成致富链群体。就这样凭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分,凭着一股韧劲和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村民们在致富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宽。农村党员也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起了一个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第二,党员带头致富,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农村党员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改变了以往“党员不党员,只差两毛钱”的状况,始终牢记勤劳致富是根本,维护团结是责任,搞好帮带是义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抓好生产,带着一颗热心为大家排忧解难,做一名可以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共产党员。形成基层党员带动全村,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任务、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创业氛围。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基础是产业的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党员这个重要角色,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把党员、致富能人和弱势困难群体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真正达到“农民动起来了、组织强起来了、产业兴起来了、特色亮起来了”的效果。
第三,党员带头致富,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拉近了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编织党群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树立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党员以实际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有形载体。解决好群众在发展生产上的突出问题,特别重视研究和解决农民最盼的事、最怨的事、最急的事,并从具体事情抓起,一件一件地帮助解决,把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起来,从而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