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共建新村 合作引领发展——记通河县浓河镇富强村党支部
一、背景
通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一提起村党支部的排头兵,大家首先想到浓河镇富强村党支部。富强村党支部曾先后荣获全市服务新战略“百强党组织”,县“五个好”先进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是老牌先进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支柱产业稻米项目发展滞后,品牌效应低,市场竞争力弱,分户生产成本高的不良发展势头和村域内支柱企业缺乏的“双重”困局。村民依然靠天吃饭,靠政策增收,收入上很难有所突破,先进村将要跌倒一般村的行列。面对这一尴尬局面,富强村党支部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他们结合本村区位、资源及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发展思路,走全面可持续发展道路,带领群众开始了新一轮创业。
二、做法
富强村党支部一班人以推动村内事业发展,带领带动农民群众致富增收为己任,着力在引资兴企、合作发展上下功夫。
一是是引资兴企,带动发展。富强村村支部通过认真研究,结合本村实际,确定了“巩固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引资办企业,建设新富强”的工作思路。2010年从方正县引资创建了“华丰园”酱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当年产值就达到了440万元,安置富余劳动力60余人;2013年扶持村内党员王宪利发展占地4万平方米的“富强鑫海养殖场”,目前养殖场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年循环养殖蛋鸡10万多只,安置剩余劳动力20多人;新引进哈尔滨双利精米有限公司与武汉什湖知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在富强村建粮食深加工企业,2015完成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粮食仓储库3栋,水稻烘干塔2座,当年安置劳动力50多人。富强村党支部通过不断引进企业,为村域经济发展持续增加活力。
村党支部引进粮食加工企业
二是合作经营,带民致富。富强村党支部围绕支柱稻米产业可深度开发增值的优势,由党支部书记高云林牵头,整合7家水稻专业合作社,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双利精米有限公司,探索建立圣心水稻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分户生产,打造品牌,增加收益”统分结合的运营模式。统一经营既以每亩每年800元人民币作为入社保底金,保底金按年水稻种植收入适当调整的原则吸纳社员。从源头做起,环环相扣,从而保证稻米品质;分户生产既由7个水稻专业合作社分社划块经营,逐步建成基地后,再将土地反租给社员经营,所得收益社员得六成,合作社占四成。农机分社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力量的使用,使社员在水稻生产中不在增加机械成本的投入,降低种植成本。
三是拓宽思路,村企共建。几年前,富强村搭乘新农村惠农政策,建设了全县第一座3800平方米的农民集资楼,完善车库、仓房、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2012年实施了北兴屯整体搬迁,屯址被哈尔滨良大集团确定为秸秆固化项目厂址。在主村广场南侧新建两栋农民公寓,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每栋50户,可容纳100户,户型为50—100平方米不等,和谐安置进50%的农户入住,让农民在不出村就住上了楼,同时修建配套仓房100间,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村内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15年,通过与哈尔滨市双利米业与武汉什胡知音粮油有限公司村企共建整体搬迁富强村,工程总占地10万平方米,回迁主屯农户107户,建回迁楼房60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此项工程竣工后,全村90%农户可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村民和城里人一样住进了楼房
四是引领乡风,促进和谐。富强村党支部在全县范围内首先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通过党务、村务、财务的“三务”公开,向群众公示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村监会的成立卓有成效地化解了干群之间的矛盾,为富强村和谐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建由党员、村民代表、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的村级调解组织,及时化解群众诉求,保证村内多年来无一起上访事件。农民钱包鼓了,物质生活好了,文化生活也得跟上。村党支部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了8000平方米休闲娱乐广场、1000平方米文体广场、140平

农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方米文化大院、70平方米农家书屋,组织村民建立了文艺演出队,常年开展文艺活动。现在一到农闲季节,华灯初上时,霓虹闪烁,大家凑在广场上打篮球、看书、扭秧歌,可热闹啦,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富强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和谐村屯。
三、效果
富强村党支部在“村企共建新村,合作引领发展”思路引领下,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和欢迎,最大限度找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发展的契合点。
一是拓展思路,建设美丽乡村。2015年,双利米业一期投资3000万元,通过企业与农户置换的方式,为农民建设住宅楼房6000平方米及楼区内公益设施建设。农户为企业腾出净地建厂,达到企业发展、农民受益,建成美丽乡村的双赢局面。目前,富强村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富强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二是发挥作用,带动经济发展。党支部和党员共同发挥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逐步将稻米产业打造成为绿色产业、支柱产业。同时党员个体领办的企业,积极带动周边群众,为农民群众创业致富提供有利条件。
三是转变方式,发展合作经营。党支部书记高云林带领党员群众整合企业与水稻合作社资源建立圣心联合社,找到支柱企业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力契合点。目前圣心水稻种植联合社入社土地达5万亩,流转土地近1万亩,通过统分生产、合作经营的模式,把生产、流通环节成本降到最低,把品牌效应做到最强,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四、启示
富强村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党支部一班人通过不懈努力得到的,是党支部班子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从中,我们更应看到,村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农村发中要充分发挥统领作用和主力军作用。
一要打造过硬班子。村级党组织肩负农村发展重任,要想快发展、好发展,就要有一支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党组织班子。富强村正是在这样一支党支部班子的带领下,才能收获今天的发展成果。
二要谋划发展思路。党支部要为村级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握得住关键点,找得准结合点,要有长远目标、有短期规划、有具体措施,并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才能推动农村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引领带动群众。农村发展决不能只靠党支部和几名党员,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和谐稳定、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来,凝民心、集民智、聚民力,实现村里的事村民议、村里的事村民管、村里的事村民办,真正汇集推动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
|